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3128.“照着这些话告诉她母亲家”表示对光照所能抵达的任何一种属世良善。这从“母亲家”的含义清楚可知,“母亲家”是指外在人的良善,也就是属世良善。“家”表示良善(参看2233, 2234, 2559节);人的外在或属世一面来自母亲,但其内在来自父亲(参看1815节)。在圣言中,与人同在的良善被比作一个“家”;因此,一个处于良善的人被称为“神的家”。但内在良善被称为“父家”,处于同一层级的良善被称为“兄弟家”;而与属世良善一样的外在良善则被称为“母亲家”。此外,一切良善和真理都以这种方式出生,也就是说,通过作为父亲的内在良善进入作为母亲的外在良善的流注出生。
由于本节论述的主题是要与理性层的良善结合的真理的起源,所以经上说,代表这真理的利百加“跑到她母亲家”,这是该真理的源头。如前面所阐述和说明的,一切良善都经由内在途径,也就是经由灵魂流入人的理性,并通过理性流入他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甚至流入他的感官意识,或说他通过感官所学到的事实,在那里凭光照使他看见真理。真理从那里,即从感官层被召唤出来,并脱去它们的属世形式,在中途,也就是在理性中与良善结合,一同构成理性人,最终构成属灵人,或说同时使这人变得理性,最终变得属灵。然而,人完全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因为如今几乎没有人知道什么是良善,或它不同于真理;更不知道人通过良善进入真理的流注和这两者的结合被改造;谁也不知道理性层不同于属世层。既然最一般的这些事都不为人知,那么真理如何被引入良善,两者的结合是如何实现的,就绝无可能为人所知,而这些事就是本章的内义论述的主题。但鉴于现在这些奥秘已经被揭开,并向凡处于良善,也就是拥有天使心智的人敞开,所以这些奥秘在其他人看来无论多么模糊,都必须加以解释,因为它们形成内义。
关于经由属世人中的真理从良善而来、在此被称为“母亲家”的光照,情况是这样:与人同在的神性良善流入他的理性心智,并通过理性心智流入他的属世心智,甚至流入他的记忆知识或事实知识,也就是流入那里的知识或认知和教义事物,如前所述。在属世层,所流入的神性良善通过一个使真理适应它自己的过程为自己形成真理,并通过这些真理光照属世人中的一切。但如果属世人的生命是这样:它不接受神性良善,而是要么弃绝、要么败坏、要么窒息它,那么神性良善就不能使真理适应它自己,从而为自己形成真理。结果,属世部分无法再被光照,因为属世人中的光照是通过真理从良善而来的,或说由良善通过真理实现的;当不再有任何光照时,改造就不能发生。这就是为何内义也大量论述属世人,论述它的性质,以及属世人中的真理的起源,即它来自那里的良善。
3134.“说,那人对我如此说”表示属世人中的真理的倾向。这同样从这些话所包含的情感,以及那人,或亚伯拉罕的仆人对利百加所说的话清楚可知;由此明显可知所表示的是真理的倾向。这从“人”的含义也清楚可知,“人”是指真理(参看265, 749, 1007节),在此是指属世人里面来自神性的真理,因为此处那人是指亚伯拉罕的老仆人,他表示属世人(参看3019节)。在圣言中,尤其在圣言的预言部分,“人”(man[vir],即男人)这个词经常出现,如“(男)人和妻子”、“男人和女人”、“男人(man[vir])和人(man [homo])”。在这些地方,就内义而言,“(男)人”(man[vir])表示属于理解力的东西,也就是真理;而“妻子”、“女人”、“居民”、“人”(man [homo])表示属于意愿的东西,也就是良善。如以赛亚书:
我观看,并没有人;他们中间也没有谋士。(以赛亚书41:28)
“没有人”表示没有拥有聪明的人,因而表示没有真理。同一先知书:
我来了,并没有人;我呼唤,无人答应。(以赛亚书50:2)
此处意思也一样。
又:
真理在街上跌倒,正直不能进入。真理被夺走;离恶的人发了疯。耶和华看见了,没有审判,这在祂眼里是恶;祂见无人,甚为诧异。(以赛亚书59:14-16)
“无人”明显表示没有拥有聪明的人,因而在普遍意义上表示没有真理。这几节经文论述了教会的末期,这时,真理荡然无存。这就是为何经上说:“真理在街上跌倒,正直不能进入,真理被夺走。”“街”也论及真理(参看2336节),“审判”同样论及真理(2235节)。耶利米书:
你们当在耶路撒冷的街上跑来跑去,到宽阔处去看看、留意、寻找,能找到一个人不,若真的有人行公平、求真理。(耶利米书5:1)
此处“一个人”明显表示一个拥有聪明的人,也表示真理。西番雅书:
我使他们的街道荒凉,以致无人经过;他们的城邑荒废,以致无人,也无居民。(西番雅书3:6)
“无人”表示无真理。“无居民”表示无良善(参看2268, 2451, 2712节,以及其它许多地方)。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